健行学院文科三年综测第一
保研至华东政法大学
省政府奖学金
学习型一等奖学金
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
主持健行创新基金、运河杯立项
健行学院团委副书记(学生)
印象工大工作室策划部部长
“外研社”杯英语写作比赛二等奖
精英团队super team
“FLY”杯英语演讲比赛院一等奖
保研经历:华政之旅 :
对于保研,胡玙璠很早便开始做起了准备。“保研之前有很多要准备的工作,首先绩点和综测真的很重要。很多同学大一没好好学,到大三要保研了才发现这两项的重要性。”除此之外,她还提出,学长学姐的经验很重要,搜集经验时最好从多渠道入手。她建议,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问问面试失利的学长学姐,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小细节影响了最后的结果。“任何一种可能保研的机会都应该去争取,”胡玙璠说道,“包括绩点、综测、竞赛、夏令营等等,都是可以尽早做准备的。”
由于大三暑假同时面临法考和保研的压力,胡玙璠也坦言曾感到焦虑。连续三个半月,胡玙璠选择每天在专教自习,从朝霞漫天到星月交辉,从蛙鸣蝉噪到蝉声渐弱。从仲夏到秋分,胡玙璠每天过着寝室—食堂—专教三点一线的生活。“去专教坐坐”成为了她的习惯,以至于现在虽然已经成功保研,她还是会每天去专教看书。“不去一下总感觉少了点什么。”胡玙璠笑着说。
尽管如此,当谈到保研经历时,胡玙璠却表示自己的保研并非一帆风顺。第一次去华政面试,她选择了国际法学硕士。由于初次面试的准备并不十分充分,胡玙璠还是与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。但这一次的失利并没有让她失去信心,她开始反思自己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。从那以后,她每天早起读英语。第二次来到华政,面对法硕的面试,她的心态平和了许多。“说实话我当时并不自信,我甚至都联系了闺蜜打算去申请她的学校,结果我还没把这件事说出口,华政就打电话过来,说我通过了。”事后回想起这段经历,胡玙璠微笑着说:“还是要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啊。”
大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
保研并非一日之功,大学于胡玙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。初入大学校园,面对与高中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方式,胡玙璠也迷茫过,不知道该如何对自己的未来四年进行规划。大一上高数期中考试的失利,让她意识到自己真的需要适应大学生活。不论线上或是线下,她开始每天请教高数老师问题。“现在我们的QQ聊天界面还有小船呢。”胡玙璠笑言。
对于大一课程,胡玙璠也有自己的体会。她认为数学和英语至关重要。“因为从短期看,英语和数学两门课的总学分非常高,学好英语和数学对绩点的贡献度较大。从长期来看,数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,而英语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显得必不可少。”
而面对周末的闲暇时间,胡玙璠认为多出去走走固然是一种探索,提前预习专业课程也很重要。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后,她建议大家尝试去看一些“看不太懂”的书。学术性书籍的阅读对于未来的专业课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热爱探索,步履不停
胡玙璠是一个喜欢探索的人。大学四年,她养成了许多兴趣爱好。大二爱上摄影,她扛起相机四处跑,以镜头记录下中国的大好河山,记录下各个街道里的“生活味”。“我更喜欢人文摄影,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。”
看书和看纪录片则是胡玙璠一直坚持下来的习惯。提起阅读,她便打开了话匣子。胡玙璠选择的多是学术性强、思考性强的书籍,这些书籍极大的锻炼了她的思维能力。即使是现在结束实习工作后,她也经常选择去专教看书。而纪录片作为影视化的书籍,以一种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大众,在镜头变换中讲述着一个个故事,同样值得一看。
胡玙璠还特别提到了跑步。她认为跑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思考的机会,因为在跑步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来打扰我们,我们也可以有那么几十分钟的时间远离社交网络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们可以安静地思考任何事情,包括自己的目标、自己的规划、学习中没想通的事情或者是其他小事。她自己也在跑步的过程中想通了许多问题。